邓艾,南阳郡人士,出身草根,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于战乱中逃荒至襄城县,被曹魏收容。当时襄城为曹魏屯田区,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民屯制度,邓艾等被归为典农部民,社会地位较低,剥削严重。尽管生活困苦,邓艾却发奋读书,自觉学习,无需他人督促,更显其难得。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被升为都尉学士,然而生理上的缺陷成为他前进的阻碍。他说话不利索,但这并未阻止他的奋斗。在担任稻田守丛草吏时,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决定改变学习方向,专注于兵书。他勤奋好学,每至一处,都会仔细观察地形,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遭到了他人的嘲笑,但他并未放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曹魏时期,每年各郡都要派计吏前往中央汇报经济数据,这是邓艾展现才华的契机。他被选中为计吏,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满分评价,被司马懿看中,进入了太尉府。他对屯田区的熟悉,知识的广泛,以及自己的见解,赢得了司马懿的赞赏。
邓艾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他被推荐到各个职位上控制权力,最终进入了尚书台,成为中央行政机构的一员。他实地考察从黄河到淮河,写出了考察报告,提出了对军粮的战略性建议,急需加宽加深加固河道,实行轮休制积累兵力。司马懿对其计划大为赞赏。
邓艾在汝南郡上任时,为报恩寻访资助自己的故人。他初到陇西时扭转了陇西战局,打断了姜维的上风局面。在多次与姜维的交锋中,邓艾都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成功的防守。他在祁山布置重兵,设兵等待姜维的进攻,最终打败了姜维的偷袭计划。邓艾的出色指挥扭转了陇西的局面,他的事迹展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形象。他不仅懂得感恩图报,更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偶然,更是他长期的积累、努力和机遇的结合。他的故事激励人心,展现了一个普通人是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