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皇帝去世后,宫人将一颗珍贵的夜明珠塞入其口中,称为“压舌”。这让许多观众产生了疑问:压舌究竟是什么?它究竟有何作用?难道真的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是为了防止尸变吗?
压舌,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死后,往死者口中放置物品。这种习俗源远流长,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压舌物品也各不相同。比如皇帝,用的是玉蝉,而一些贫民百姓则可能会用铜钱、药材等。
关于压舌的起源和意义,有多种说法。在民间,人们认为压舌是为了让死者不成为饿死鬼。在漫长的黄泉路上,他们投胎时也不会挨饿。压舌也被称为“饭含”,意味着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有食物可吃。
另一种说法是,死后压舌是为了防止死者到地府后乱说话,避免引来不必要的祸端。例如,《周礼·天宫·天府》中记载:“大丧共(供)含玉。”这里的大丧指的是皇帝之死。也就是说,皇帝压舌需要使用玉器。历史上的武则天是个例外,她虽为一代女皇,地位崇高,但在死后压舌时却选择了木头。这是因为她生前杀戮过重,担心到地府后被视为犯人。这反映出武则天虽然权力滔天,但晚年时内心的担忧。
专家则解释说,压舌是为了防止面部塌陷。人死后,身体会逐渐缩小,体重减轻,皮肤失去弹性而塌陷。压舌的目的是为了撑起死者的面部,让遗容更加美观。
压舌并不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取出压舌物品后会出现僵尸。作为一种丧礼习俗,它是后辈们尽孝的一种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同时也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