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战国时代涌现出三位杰出的人物,被誉为“战国三杰”,他们分别是商鞅、肥义、屈原。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在战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后人广泛传颂。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至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经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有强大的国度,被称为“商君”。商鞅在政治上深入改革了秦国的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残酷的法律。在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作为统帅,他带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尽管商鞅最后因被诬陷谋反而死,但他的变法成果却被秦国继续沿用,后世许多变革家都对他推崇备至。
肥义,邯郸人,思想开明豁达。他担任赵相,极力劝说赵武灵王推行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变革,消除了内部的团结隐患,使人力、物力得以优化配置。在赵国存亡之际,他毅然放弃忠君,选择爱国。特别是在沙丘宫变时,他为了保护幼主赵何和赵国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事迹虽然逐渐被遗忘,但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爱国诗人。他竭尽心力劝谏楚王变法图强,但在秦军攻克楚国都城后,他投江自杀,以死抗争。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个人独唱的新时期。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历史评价商鞅忠君无二心,肥义爱国无二志,屈原忠君爱国无二心更无二志。虽然相比其他两人,肥义的名气逐渐减弱,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他们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永远被后人铭记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