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前的小巷记忆
从我记事起,家门前的小巷就是我生活的舞台。走过十四载春秋,我对这片小巷有了深厚的情感。它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从童年到少年,直至如今。
小时候,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由于资金有限,大家并未打理家门口的道路,煤渣路随处可见。这样的环境却成了植物的天堂,它们在这里生长得十分茂盛,种类繁多,有栀子花、天竹、牡丹和菊花等。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孩子们一起玩耍,热闹非凡。每当太阳快下山时,便会传来各家父母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夏天,大家会把小茶几搬到户外,一起喝酒聊天,仿佛是一家人。
小巷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和邻居的孩子在这里练习二胡,简单的音阶也引得大家纷纷围观,掌声不断;那里的煤渣路上,我们挖出一个个小坑,玩起过家家,男孩女孩们一起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小巷。我们像疯子一样骑着儿童车从小巷这头跑到那头,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快乐。
后来,生活逐渐富裕,大家用水泥铺平了门前的小路,那些花草渐渐消失。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增大,大家逐渐疏远,相遇时也只是点头打招呼。妈妈移植了栀子花到后院,但未能让它存活。为了扩大占地面积,大家用围墙围起家园,砍掉了生活了几十年的树木,建起小仓库。
我站在门前的天竹前,抚摸着那墨绿的叶子。这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植物了。小巷变得整洁,却失去了曾经的活泼和生机。我怀念那个熟悉的小巷,怀念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场景,怀念那回荡在小巷中的欢声笑语。
时光不会倒流。如今的小巷已然改变,那些美好的记忆只能留在心中。我感叹岁月的无情,也理解生活的变迁。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每当走过这条小巷,我都会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虽然现在的它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但我依然珍惜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是我的家,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