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兴衰,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在失去荆州和接连的战败后,蜀汉元气大伤,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昭烈帝刘备去世后,虽然后继者试图通过北伐扭转局势,但无奈未能成功,反而耗尽了蜀汉的国力。曹魏的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再伐东吴。
公元263年,司马昭掌握曹魏大权,发动对蜀汉的征伐。他调集了18万大军,意图攻下汉中。姜维得知消息后,立即请求驻守险要,阻挡敌军。刘禅却听信谗言,认为曹魏只是虚张声势。当魏军真的攻入汉中时,刘禅才惊觉事态严重,但已无法挽回。
姜维在剑阁与钟会对峙,虽然人数劣势,但依靠天险,魏军无法突破。邓艾却选择从景谷道偷渡,攻占绵竹,斩杀诸葛亮的儿子,进军成都。刘禅感觉大势已去,最终选择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钟会进入成都后,野心日益膨胀。他安抚蜀国官员百姓,与名士结交,对姜维频频示好。他对邓艾十分忌惮。邓艾自恃有功,行事有悖常规,钟会便抓住机会向司马昭诬告邓艾有反心。监军卫瓘、将军胡烈也向司马昭密报此事,司马昭于是让钟会带着自己的手书将邓艾押进囚车。
失去邓艾这个掣肘后,钟会的反叛之心更加膨胀。他与姜维密谋,企图以蜀国旧部为先锋进攻长安。这场反叛仅仅持续了三天便以失败告终。
钟会反叛失败的原因有多方面。他对手中军队的掌控力很弱,这是第一次带兵出征,军中多有怨言。姜维等人并非真心助钟会反叛,他们只是为了扰乱局势,意图消灭魏军重振蜀汉。司马昭对钟会也不放心,处处表明自己已知道他的反叛意图,逼迫他仓促起兵。
钟会的野心与实力不匹配,没有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大多数将领都是效命于司马昭。他不像刘备那样具备割据自立的条件,因此这场反叛注定会失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钟会的闹剧终究落幕,蜀汉的兴衰也成为了一段永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