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劫碑文》与《烧饼歌》的源起与演变
众所周知,元末明初的刘伯温,这位浙江温州文成县人,不仅是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学者、谋士,更被神化成了通晓天文历法、星象占卜、风水堪舆的传奇人物。其著作《救劫碑文》和《烧饼歌》预言六百年后的未来,尤为引人瞩目。
真实历史中的这两篇著作,其历史渊源究竟如何?将从明朝到民国的历史演变中,这两部著作的真相。在《中国预言救劫汇编》这部十册的巨著中,收录了包括《烧饼歌》在内的诸多文章。从明朝开始,刘伯温的神话最为盛行,而这两篇著作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广泛传播。
《烧饼歌》据传是朱元璋召见刘伯温时,让刘基预测天下后事的作品。其中的预言涉及历史事件如胡人败亡等,充满了民族思想。实际上,《烧饼歌》很可能脱胎于明朝初年的著作《蒸饼歌》,由铁冠道人张中写给朱元璋的预言书。而《蒸饼歌》的版本也不断流传,内容也不断变换。山东宁津县出土的《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中的《刘伯温先生时世歌》与《烧饼歌》内容相似,进一步证明了预言书中的宗教色彩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至于《救劫碑文》,全称《陕西太白山出现刘伯温碑记》,从民国时候开始流传,一直到海外华人聚居区。关于其出处有多种传说,如兴建长江大桥时从武汉龙华塔拆除时发现等。自明朝中叶以后,托名刘伯温的著作、预言、兵书、锦囊等层出不穷,这些事物的出现与当时的时局动荡、兵祸连接有关。
《救劫碑文》和《烧饼歌》并不是刘伯温真正的著作,其演变与后人利用民间神话宣传自己的思想有关。这种刘伯温神话是东方神秘文化的一种特色,不同于西方式的星相预测。其广泛传播和接受程度反映了民间对兵祸连天、水旱灾害无常的忧虑,以及好事者运用宗教迷惑大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