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朝时期,一种名为“大平兴宝”的钱币应运而生。其上的铭文“大平兴宝”,寓含了国家国运兴盛、万世太平的美好祝愿。这种钱币形制独特,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大平兴宝”光背钱。钱币上的字迹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钱径约为23.5毫米,厚度约1毫米,重量约2.2克。每一枚光背钱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大字大样,有的小字大样,字迹的精细程度也各不相同。
第二类,是背面刻有“丁”字的钱币。“丁”字代表了当时的君主姓氏,位置则因钱币而异,有“背穿上丁”“背穿下丁”“穿背反丁”等多种。
虽然“大平兴宝”的制作略显粗糙,但其古朴的风格却与中国五代时期的钱币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越南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大平兴宝”的铸造时期大约是在丁朝太平元年至八年(970年至977年)之间。此后,由于丁朝内乱不断,社会动荡,铸钱逐渐减少,最终停铸。
在丁朝时期,中国与越南的关系十分密切。丁先皇曾多次向中国示好,如972年派遣长子南越王丁琏访问宋朝。此举不仅展示了丁朝与宋朝的友好关系,也为后来的越南树立了向中国朝贡的先例。此后,两国之间的使节往来频繁,商贸关系也十分紧密。
丁朝也面临过挑战。其南邻占城国在979年出兵伐越,虽然最终占城军因暴风导致军船覆没而败退,但这次事件也提醒着丁朝需要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大平兴宝”钱币是丁朝时期的重要历史见证,其独特的形制和铭文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丁朝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交往,都为越南的历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