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深受文人墨客喜爱的节日。早在战国时期,重阳的氛围便已悄然形成,至魏晋时期更是日渐浓郁。到了唐代,这一节日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历代沿袭至今。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情怀。
首先呈现的是李泌的《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大唐盛世,万物应运而生。在这美好的秋日里,恰逢重阳佳节,君王赐宴,群情欢畅。远眺秦川大地,汉家公卿齐聚一堂。虽未追随赤松子而去,但我们共赏黄菊英华,一同歌颂圣人功绩,四海之内共享太平盛世。
接下来是司空图的《重阳山居》:
此身虽入乡关避难,但每逢重阳,仍会回到旧山之中。烂漫的篱菊,家僮的陪伴,让我得以解忧登攀。随着日历的翻页,年岁渐长,但我愿与浮生相伴,醉卧山居。秋光如镜,为我照亮衰老的容颜,让我感受岁月的韵味。
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则描绘了:
在重阳这天,远眺山川,归心似箭。身处他乡,我们共饮金花酒,共悲鸿雁天。望向遥远的家乡,心中的思绪如积风烟般厚重。
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则展现了一种隐逸情怀:
北山的白云之中,隐者怡然自得。我试着登高望远,心随雁飞而灭。愁绪因傍晚而升起,兴致却因清秋而焕发。时见归村的行人,在沙滩边暂时歇息。
重阳诗篇五首
天边树影如荠点点,江畔沙洲似月圆。何日携酒共赴此,重阳佳节醉一场。
踏莎行·辛弃疾篇
夜晚的楼阁映照着月光,秋天的庭院溢满香气。人们笑吟吟地来来往往。是谁说秋天到来便觉凄凉?当年的宋玉悲愁如许。杯盘随意摆放,歌舞轻松自在。问他有什么值得悲伤之处?沉思后却发现,重阳临近风雨多,悲从中来也难免。
九月九重阳节古诗词六首·苏轼篇
霜降时水痕消退,浅碧波光粼粼映远洲。酒意渐消风儿渐软,风儿轻拂破帽恋头留。重阳佳节何以庆贺?以清酒一樽共度秋。世间万事到头来皆是梦幻,休要烦忧,明日的黄花蝶也愁。
九月九重阳节古诗词七首·韦安石篇
重阳佳节开秋节,皇上的举动动摇了天地间的仪规。金风吹动菊花蕊,玉露滴落茱萸枝。皇上的睿智洞察天下,天文星象皆能洞悉。临深履薄冰,居高不忘危。
重阳节古诗词赏析系列
一、醉花荫·薄雾浓云
李清照笔下的重阳节,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在薄雾浓云的日子里,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深夜凉意透骨,让人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与思念。黄昏后东篱把酒,花香暗溢,心中却满是离愁别绪。尽管西风卷帘,人却比黄花还要消瘦。这是怎样的一种伤感与思念啊!
二、薇山亭赋韵·南陈江总
江总的《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心随南云逝,形随北雁来。这句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内心的思念如同南云般飘渺无踪,而身体却像北雁一样回归故乡。故乡的篱下菊花今日开了吗?这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
关汉卿的《醉东风重九》,诗意盎然。题红叶随清流漂浮御沟,赏黄花之人沉醉于歌楼。天空长飞雁影稀疏,月落山峦容颜瘦。冷清清的暮秋时节,衰柳寒蝉交织成一片愁绪。在这重阳节,谁肯白衣送酒,共享这美好时光呢?让人不禁对重阳节的孤独与思念有所感慨。
这三首古诗词都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韵味与深深的人文情怀。无论是李清照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是江总对故乡的眷恋,亦或是关汉卿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都让我们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悟。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现了重阳节的美丽风景,更展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时光流转的深深感慨与思考。让我们在这个重阳节,一起感受这些古诗词的魅力,一起品味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