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对神龙政变深感兴趣的朋友们,爱句子网小编带来了一篇详尽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705年)。当时,太子及张谏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在神都紫微城发动了一场兵变,逼迫女皇帝退位,成功复辟。
这场政变之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他们的荣耀似乎只是暂时的。
神龙政变的主要目标是诛杀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以及他们的党羽。以武则天家族为代表的武家人却几乎毫发无损,继续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这为五王日后的不幸命运埋下了伏笔。
政变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劝说敬晖彻底铲除武氏势力,以绝后患。敬晖也多次提醒五王之首张柬之采取行动,然而张柬之却选择拒绝,他要将锄奸立威的机会留给李显。
他们五人的命运并未因此好转。他们遭到武三思和韦皇后的陷害,被贬官流放边疆。不久后,张柬之在流放地泷州因忧愤而死,敬晖也被凌迟处死。其他三位五王也相继遭遇不幸,张柬之在新州病逝,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彦范和袁恕己则遭到武三思派遣的使者杀害。
这五位推翻武则天统治的功臣在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全部惨死。此时距离神龙政变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其实并非斩草不除根的原因。据记载,武则天被逼退位后曾哭着对儿子李显说,五贼贪图拥立之功发动政变是不孝之举。武则天的离间计让李显深受影响,他默许并支持武三思和韦皇后对五王进行陷害和虐杀。这一系列的悲剧实际上是在李显的默许和支持下进行的。
这一历史事件令人深感震撼。五位功臣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同时也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神龙政变不仅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更是人性复杂和权力游戏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