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这位出生于北宋(公元1039年至公元1112年)的杰出散文家,字子由,与其才华横溢的哥哥苏轼共同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故事,仿佛一曲优美的传说,散发着智慧与才情的芬芳。
某日,苏轼携其幼弟苏辙游览巫山。巫山的秀美景色让两人流连忘返。恰逢山上一位老道听闻神童苏轼驾到,便想见识一下他的才智。老道出了一个异字同音的对联:“无山得似巫山好。”
苏轼听了,不假思索,以荷叶为比,对出了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这个回答让老道频频点头,称赞不已。苏辙在一旁却认为哥哥的下联虽然巧妙,但在对仗上还不够工稳。
苏辙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何水能如河水清?”这一改,以“水”对“山”,不仅保持了原意,更显得工稳无比。苏轼和老道听了,齐声赞叹苏辙的才华。
这一事件不仅让苏轼对弟弟的才华刮目相看,也让远近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位年轻而有才气的苏辙。他的智慧与才情仿佛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也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与赞誉。
苏辙的这次表现,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更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他的故事,仿佛一首充满智慧与才情的诗篇,流传至今,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