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乡愁,歌韵中的情感流淌
小时候,奶奶的的歌声总是如泉水般潺潺流淌,清新质朴,带着无法抗拒的乡音乡情,让我心生向往。那时的我,宛如一颗沐浴在奶奶歌声中的种子,深深地被那种纯粹的情感所吸引。
奶奶的歌声里,月亮总是主角。那些关于月亮的歌谣,让我在懵懂的年纪就对月亮充满了憧憬与好奇。在奶奶的描述中,月亮仿佛永远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她说,月亮上是一个孩子在泉眼边打水,那泉眼里的水是圣水,可以治愈眼疾。孩子为了给妈妈治眼疾而不辞辛劳地打水,让我感动不已。于是,我常常双手托腮,望着天上的月亮,希望能看清那个孩子的面容。
时光荏苒,离开奶奶已有近三年。城市的喧嚣与奢华让我怀念起乡间的自然风情。怀念躺在草垛上,手中的稻草、耳畔的虫鸣声、静谧的夜、简单的清浅。月光洒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银白色的晕圈为这静夜增添了一份梦幻的色彩。据说,月亮的色彩是独角兽血的颜色,那一点点的飞溅开来,使得渺远而清澈的天空显得更美、更梦幻。
当我置身于月光之下,那似水月光也毫无吝啬地洒在我身上。她穿过苍穹,照耀着世间的名人雅士,也包容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月光的美,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们咏的、吟的都是那轮明月所散发出的美与情感。
在这美妙的月光之下,我感受到了奶奶那深情的歌声,它们穿越时空,让我再次回到那个充满憧憬与好奇的年代。那些关于月亮的歌谣,仿佛又在我耳畔响起,带着我重温那份纯粹的情感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