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画卷里,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已深深爱上了登高望远,独上层楼。他们为赋新词,借笔墨描绘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淡淡忧愁。岁月流转间,我们渐渐识尽愁滋味,却又欲说还休,道不尽心中感慨,最后只能说一句:“天凉好个秋!”题记
一阵凉风带着些许萧瑟,吹走了夏日的炽热阳光,迎来了秋天的凉爽宜人。人们对秋天的比喻各有不同,有人说它是黄金的海洋,将稻子染黄;有人说它是孩子的乐园,送走春天的燕子;还有人说是落叶的舞蹈,带走昔日的欢腾。但在我看来,秋天更像是一首节奏缓慢的诗,充满了深沉的韵味。
如果说春天的韵味在于生机勃勃的生机勃发,那么秋天的韵味则在于无尽的愁绪。春天如同初生的嫩芽,播种了希望和生机,用绿色装点了大地。而秋天则如洞箫一般,音色圆润悠扬,却奏出了愁肠百结的曲子。秋天的画卷用金黄色勾勒轮廓,再用橘黄色填充内容,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在秋天的北京,“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郁达夫在梧桐落叶之际,从秋蝉的哀鸣中体会到了故都的秋意。芦隐看见短篱边的毛豆叶子枯黄颜色和小朵黄花在强劲的秋风中颤抖,吟起了李清照的诗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寥寥数语,却饱含了深深的愁绪。也许这正是秋天的本意吧。在秋季里,我们因收获金黄的稻穗而喜悦,也会高诵“愁而薄暮起,心是清秋发”的句子。这里的“薄暮”与“清秋”并不矛盾,因为收获虽令人喜悦,但忧愁也是秋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忧愁的秋天是不完整的,也无法真正体现出深刻的十月秋意。
秋天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每一句都是岁月的沉淀和时光的流转。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在这淡淡的忧愁中,我们也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和收获。让我们在这个秋天里,一起感受岁月的韵味和生命的韵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