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ruò áo guǐ nèi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
【典故】古老而辉煌的楚国,有一支贵族家族叫做若敖氏。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家族却遭遇了一场命运的转折。他们的故事被流传下来,成为一句寓意深刻的成语:“若敖氏之鬼,不其馁尔”。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释义】在这个典故中,“若敖”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贵族若敖氏;“馁”则代表饥饿。整句话的意思是若敖氏的鬼魂已经饥饿不堪,用来比喻一个家族或家庭没有后代,无人祭祀,象征家族的衰败和没落。
【用法】这个成语在语言中既可以用作宾语,也可以用作定语,用来形容没有后代继承的悲惨命运。
【结构】主谓式成语,结构严谨,寓意深远。
【押韵词】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计不旋跬,精心策划的事情常常出乎意料;悬河注水,形容口才滔滔,能言善辩;还有风谲云诡、敲骨取髓等等,都与这个成语有着美妙的音韵搭配。
【年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家族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若敖家族中的子文、子良兄弟均在朝中做官。司马子良的儿子斗越椒生性凶猛,令尹子文预言他有狼子野心,会灭了全族。斗越椒后来成为司马,他杀死堂兄子扬并继任令尹,暗中扩军反叛。他的反叛最终被楚王打败,若敖家族也因此遭到了灭族之灾。这个故事警示世人,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后代子孙的品性和行为息息相关。若敖氏之鬼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句寓意深刻的成语,提醒人们要珍惜家族传统,注重家族荣誉,以免落到若敖氏一样的悲惨境地。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后代继承的悲惨命运,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