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古今中外之景常牵思绪。穿越时空的旋律,如同那西陆的蝉鸣,唤醒南冠客深深的思念。这思念如同抛家傍路的情感,无情之中却有深情蕴藏。那些碎心的思念如同撕裂的芳草,缕缕萦绕心头,赠予的都是幽幽的情怀。遥想故园之菊,虽身处战场,心却仍在其旁。漂泊天涯的人虽身形瘦损,但当年的风标格调犹在。南北高峰的云谈浓之间,是否仍有牵情之处?
月色纷纷,犹如一院丁香雪,映照着西窗。相思本是无凭语,又何必向花笺费泪行。自从你离去,宝镜为谁明亮?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之声。独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芳草已暮,故人却还未至。小怜初上琵琶,晓来的思绪已绕天涯。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的折桂令如此吟唱。
四面边声伴随着角声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明朝且做莫思量,今夜如何度过?春日游,杏花满枝头,韦庄的思帝乡如此温柔。相思无需多问,晁冲之的词句已道出心声。连天衰草望断归路,李清照的点滴思念如此深刻。
羡那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的秋思如此细腻。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如梦一般。梅花雪、梨花月,总让人相思不已。隔年昨夜青灯下,吴文英的思佳客如此醉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的立春感受如此深沉。临水长啸,忽思十年初,白居易的垂钓引人深思。况凄凉、近来离思,明月夜深的王沂孙如此伤情。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透,姜夔的踏莎行如此婉约。
闲居初夏,杨万里在午后的一场梦中醒来。他感受到的不仅是夏日的炎热,更是那无尽的思念之情。每一缕微风似乎都携带着他的思念,飘向远方。吴文英在《思佳客·闰中秋》中感慨万分,“分不尽,半凉天。”仿佛这半个凉爽的夏日都难以容纳他的思绪和情感。而在贺铸的《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中,一句“天涯寒尽减春衣”,让人感受到他因思念而感到的寒冷和凄凉。仿佛远方的春天已经过去,只留下他独自在这世间怀念过去。
皇甫冉在《春思》中写道:“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这一句诗仿佛描绘了一幅画面,思念如同织机的锦字般纷繁复杂,而孤独则如同楼上独自睡眠的花枝一样无声地蔓延。李冠的《蝶恋花·春暮》中的一寸相思被描绘为千万缕思绪,展现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张翰在《思吴江歌》中的感慨更是催人泪下,“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他的思乡之情如同无边无际的江海,难以抑制。
李商隐的《锦瑟》中,他用五十弦瑟的演奏来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思念。春风不解其意,吹入罗帛帷幕之中,带来李白的《春思》。在严仁的《玉楼春·春思》中,因为对远方之人的无尽思念,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韩偓在《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中回忆道:“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他的思念如同跨越千山万水的漫长旅程。秦观在《画堂春·春情》中的夜晚,因思念而难以入眠,感觉寒冷微微透过薄罗衣。
古诗中的乡思无处不在,从杜荀鹤的《送人游吴》中的渔歌,到张辑在《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中的线袅蕙炉沉水,再到史达祖在《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中的秋景引发的一系列思绪。黄庭坚在《送范德孺知庆州》中描述的是将军们在秋天的战鼓声中思索战争的场面。这些诗句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的世界。
在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亲人、恋人或者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每一句诗都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将我们带入那个充满情感的世界。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更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纯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