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一位英勇的将领,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假如他没有英年早逝,能否统一全国呢?恐怕情况并不乐观。孙策的火爆脾气,虽然勇猛无敌,但也容易得罪人。如果他早逝的情形没有发生,江南士族可能会因他的脾气而心生不满,江东内部可能会乱成一团,别说扩张势力了,就连内部矛盾就足以拖垮整个东吴。一旦东吴崩溃,曹操便会如虎添翼,东吴的将士也会沦为曹操的手下。
孙策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为被许贡儿子的门客刺杀。刺客之所以刺杀他,是因为孙策得罪了除淮泗一脉以外的其他士族的利益。若孙策死后没有重用其他士族子弟,江东可能会成为一盘散沙。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东哪里还有实力去联合刘备抵抗曹操呢?孙策虽有勇猛之处,但也有其短板。临死之前,他曾对孙权说过:“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孙策的勇猛和霸气。他脾气暴躁、有勇无谋的特点也不容忽视。当年曹操欲攻孙策时,曹操的谋士也曾说过:“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这表明孙策虽然勇猛,但却缺乏深思熟虑和防备之心。如果他一直活着的话,仅凭武力镇压而不是怀柔、利导的策略来管理江东的话,很容易树立敌人导致后院失火。
相较于孙策的冒进式领导风格而言,孙权则选择了更为稳健的方式来治理江东。他安抚江东士族的政策是明智之举。如果没有孙权的安抚政策,江东可能会动荡不安、后院不稳。这样就没有机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了。对于孙权的表现和历史成就,历史上许多人都非常推崇和羡慕。如苏轼曾说的“亲射虎看孙郎”,辛弃疾更是直言“生子当如”。可见孙权的成就更在孙策之上。因此即使在孙策英年早逝的情况下未能一统天下,孙权依然能够以他的智慧和策略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