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n shuǐ lóu tái
【故事背景及典故】在遥远的古代,范文正公镇守钱塘,众多兵官都受到推荐。唯独一位名叫苏麟的巡检没有被列入其中。心怀感慨的苏麟,于是献上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这首诗被记录在宋·俞文豹的《清夜录》中,流传至今。
【释义】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水边楼台先得到月光的景象,因此后人用“近水楼台先得月”来比喻那些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人或地位。它告诉我们,那些拥有优越位置或关系的人,往往能更容易地获取成功或利益。
【成语解读】范仲淹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性格温和,与下属同甘共苦。许多人在他的关心与推荐下得到提拔。苏麟,这位外地巡检,来到杭州办事时,赠诗范仲淹表达了他的愿望。范仲淹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便给予了他想要的。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故事由来。
【成语应用】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有的人因为亲近领导或者身处优越的位置,就能更容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比如,叶圣陶在《得失》中写道:“他的表兄调任了,调到他去年教课的那所中学校来当校长了。近水楼台,自然容易得月。”生动地展示了优越位置带来的便利。
【近义词与反义词】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都表示利用优越条件获取利益。反义词则为“隔岸观火”,表示置身事外,不积极参与。
【其他应用实例】
1.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利用自己住在天津的便利,即“近水楼台”,在政治变动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2. 镇领导的亲属因为“近水楼台”,也享受到了不少好处,比如镇长、派出所长等职位的亲属得到了优先安排。
3. 在工作中,有些人因为与领导关系近,被视为“近水楼台”,得以轻易获取重要的资源和机会。
4. 有些人利用自己所在地区的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心安理得地获取利益,却忽视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成语,既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也是一种现实的描绘。它告诉我们,在获取利益或机会时,优越的位置和关系往往能带来便利。我们也应该明白,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努力和实力,而不仅仅是位置或关系。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