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迈向“蓝色经济”强省之路
一、瞩目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
浙江,一个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省份,正大步迈向“蓝色经济”强省。
1. 经济规模与惊人的增速
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1.2万亿元,现价同比增速高达6.5%,增速居全国前列。宁波舟山港连续16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2025年的目标更是突破某个神秘数字。这一数字背后,是浙江海洋经济的雄厚实力和巨大潜力。
2. 坚实的产业基础与鲜明的特色
浙江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港口经济为引领,涵盖海洋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渔业等多元产业体系。新能源车出口更是快速增长,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39%,展现了浙江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3. 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浙江在海洋输电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全球首条500kV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已实现商业化应用。浙江省组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推动海洋科技与产业融合。
二、核心发展举措助力海洋经济腾飞
浙江正采取一系列核心发展举措,推动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
1. 提升港口能级
推广“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减少船舶待港时间,节约成本。实施“浙江e港通”模式,提高货物准班出运率。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浙江港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 产业倍增计划
2025年,浙江计划推进301个海洋强省项目,总投资超2200亿元。重点布局深远海风电、核电综合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打造舟山世界修造船基地,培育海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3. 体制机制改革
成立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统筹涉海涉港工作,推进陆海联动发展。启动《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立法,完善海洋经济治理体系。这些举措将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未来规划与蓝图
浙江海洋经济已绘就宏伟蓝图。未来,将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构建“人海和谐”生态模式,推广海洋生态修复与低碳技术应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宁波舟山港国际枢纽地位。
四、面对挑战,寻求突破
尽管面临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但浙江正积极应对。深化渔船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双下降”。实施《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加快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浙江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举措,向“蓝色经济”强省迈进。为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