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后百姓的平均身高有多少?

民俗文化 2025-06-16 12:25134www.ai-classes.cn中国民俗

唐宋之后,百姓的平均身高究竟如何?让爱句子网为您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远古的商周时代,丈量单位与我们今天截然不同。那时,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便是一尺,约合20厘米。一尺包含六寸,一丈则由十尺组成。在那个时代,婚姻的选择中,女子的目光往往聚焦于男子的身高,她们倾向于寻找身高一丈,即约两米的男子,这一标准在当时被视作强壮的象征,“丈”因此成为了女子择夫的标准,我们今天的“丈夫”一词也由此而来。

历史文献中,孔子的身高曾引起人们的惊叹。《XX列传》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按照当时西汉的一尺约为0.231米的计算,孔子的身高竟超过两米。而秦始皇的兵马俑,平均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这也与史书记载相吻合。山西浑源县毕村西汉墓出土的男性遗体,其身长也达到了1.84米。这些实物证据都支持了历史文献中关于古人身高的记载。

唐宋之后,汉人的身高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据现有数据,明清时期出土的男性平均身高约为1.67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1.53米。为何人们的身高会开始变矮呢?这并非单纯因为营养不良。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例,他们营养充足,经常进行骑马、射箭、等锻炼,但他们的身高并不高。背后的原因,竟然与战争有关。

从唐朝的安史之乱开始,到五代十国的乱世,百年间战乱频繁。朝廷频繁征兵,许多身体素质优秀的青年都被送上了战场。幸存者寥寥无几,而幸免于难的多是体质较弱的人。这就好比一台巨大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强壮的高个子都被征召参战,留下的是相对较矮的个体。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人们的平均身高便逐渐降低。

历史的脚步虽已远去,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当下,并展望未来的可能。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一个有趣且深入的历史之旅。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