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曾拜于名师门下,潜心学诗,后踏遍江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虽布衣终身,但心怀热血,正气凛然,其诗词充满正能量。这位词人在感情生活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堪称“渣男”,他留下了一首极为虚伪的悼亡诗《木兰花慢》。
这位词人,我们称其为戴复古,他学成出游前已娶妻生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江右武宁的富翁之女。戴复古的才学深深打动了这位多情貌美的才女,两人相识不久便结为连理。这段看似美好的婚姻背后隐藏着秘密。
戴复古在遇见富翁之女前已有妻儿,却未曾提及。他与新妻度过三年恩爱岁月后,决定返回故乡。面对丈夫的离去,戴妻深感震惊与绝望。她明白,这三年来的幸福时光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富翁愤怒之下欲将戴复古送官,但戴妻深爱着丈夫,哀求父亲成全他们夫妻之情。戴复古去意已决。
遭受欺骗与背叛的戴妻无法承受这种屈辱与绝望,她喷出一口鲜血,以绝命词《祝英台近》表达对戴复古的怨恨与不舍。“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她质疑他的誓言是否真心,是否真的在乎她。最后她说,如果戴复古还能回到此地,希望他能记得她,在她的坟上倒杯酒、添把土。
之后,戴妻投河自尽,水流带走了她的灵魂,留下世人无尽的叹息。而戴复古则继续他的生活,十年后故地重游,才想起那个为自己殉情的女子,写下所谓的悼亡诗《木兰花慢》。
在古代社会,像戴妻这样的殉情女子并不罕见。她们遭遇辜负,选择转身赴死,与其说殉情,不如说是对人心失去了信心。她们死于男人的寡情,也死于对自己错误选择的悔恨。她们殉的不是情,不是男人,而是心底那个完美的梦想。她们爱得热烈,死得决绝。这段悲惨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情感纠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