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以目

名人名言 2025-06-03 12:10141www.ai-classes.cn名言警句

【成语探源】

源自古代典籍《国语·周语上》的一则故事。在周厉王时期,由于他的残暴统治,百姓怨声载道。人们不敢在道路上公开交谈,只能用眼神交流,表达内心的愤怒与恐惧。这一情境被生动地描述为“道路以目”。这个成语至今仍然被用来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成语详解】

“道路以目”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幅人民在暴政下生活的凄凉画面。当人们走在路上,因为恐惧和压迫而不敢开口说话,只能通过眼神来交流,以此传递心中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无声的反抗,正是人民内心对残暴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的象征。

【成语特点】

该成语结构偏正式,既可以用作谓语,也可以用作定语,常用于描述时局的紧张与动荡。它与“缄口不言”、“三缄其口”等词语意义相近,都表达了沉默、不发表意见的含义。与之相反的是“畅所欲言”、“敢说敢做”等词语,强调了自由地表达思想和行动。

【押韵成语】

除了上述提到的成语,“道路以目”还可以与一些押韵的成语相结合,如“腐木不可以为柱”、“刻鹄不成尚类鹜”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成语故事背景】

周厉王时期的这则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历史背景。在那个时代,由于君主的残暴统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能用眼神交流,以躲避的追杀。这一幕被后人记录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道路以目”。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道路以目”这个成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用来描述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时局的紧张,或者表达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沉默态度。例如,在鲁迅的《伪自由书·止哭文学》中,就使用了这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文学环境。

【结尾】

“道路以目”,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实的反映。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民的心声都是不容忽视的。希望我们都能在一个自由、公正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