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63年,邓艾率先攻破了成都,灭亡了蜀汉,结束了三国的鼎立局面,完成了曹魏数代的遗愿。就在邓艾功成名就之际,却遭到了诬陷谋反的罪名。他与儿子邓忠一同被卫瓘手下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凄惨的大将之一。
邓艾的遭遇令人痛心,他因功高震主而获罪,但并非没有回转的机会。可惜,他未能领悟老板的言外之意,最终落得父子惨死的悲惨结局。邓艾的悲剧源于他的居功自骄。在平定蜀汉之后,他身负重任,却忘记了身为大将应避嫌的道理。他擅自以天子的名义大肆任命官吏,表现得像巴蜀未来的主人一般。虽无谋逆之心,但却给老板释放了一个谋反的信号。
邓艾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勇气令人钦佩,但他的骄傲却与众不同。他见人便自豪地吹嘘自己的战功,甚至对投降的蜀汉官员说:“你们这些人啊,幸亏是遇上了我,换个人你们早被杀光了。”这种自大的言辞不仅引起了旧蜀汉官员的嘲笑,还成为政敌构陷他的把柄。
邓艾仍有机会扭转局势。司马昭曾授意魏元帝下诏褒奖邓艾,但诏书中的措辞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选用了白起、韩信、吴汉、周亚夫等历代名将作为类比对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居功自恃,最终因功高震主而被安上逆臣的罪名杀掉。
这份诏书实际上是司马昭对邓艾的严重警告。邓艾却没有领会到老板话外之音的深意。他以为老板真的在褒奖他的战功,更加积极要求增加军费和士兵,意图乘士气一举灭掉东吴。这无异于向老板表明他要造反的意图。
邓艾熟知兵法,堪称一代名将。他对历史似乎并不特别熟悉。当他收到嘉奖诏书时,他错过了一丝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最终,他因功高震主而喊冤惨死,令人惋惜。他的遭遇是一个悲剧,也是对那些居功自骄之人的警示。在功成名就之际,更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以免落得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