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于造反的事情往往知之甚少,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爱句子网小编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唐末(懿宗之后)和五代的百年间,朝堂之上,君臣间的猜疑已经成为常态。从某朝某代的某个时刻开始,我们不禁要问,有多少大臣被权臣所害,又有多少无辜之臣死于君王之手。每个人都有自保之心,这是人的本能。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份对权力的渴望,有偷奸耍滑之心,更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头上悬着法律和道德的准绳,但在那些权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手中,却没有任何约束。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消息传来,宰相范质等人未辨真假,便急忙派赵匡胤率军北上抵御。仅仅在正月初二,赵匡胤便率领大军抵达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就在发生了陈桥兵变。赵匡胤的部下将士突然将黄袍披在他身上,瞬间将他推上了开国皇帝的宝座。这场变故究竟是赵匡胤事先策划,还是他的手下将领暗中谋划,至今已无法确切知道。我更倾向于这是手下将领的密谋,赵匡胤在其中可能并未起到主导作用。
回顾赵匡胤的生平,他23岁从军,后来成为皇宫禁卫军的一名小官。直到被后周太祖郭威的义子柴荣提拔为开封府指挥官,他的命运才真正开始转变。在柴荣继位后,赵匡胤一直伴随其左右,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赵匡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与诸多大将如杨光义、李继勋等人结为兄弟。
主弱臣强,最是容易引发变故。在后周恭帝继位次年,赵匡胤便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使得后周退出了历史舞台。关于赵匡胤的政变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无从得知。但在皇权面前,谁又能抵挡住它的诱惑呢?主上的恩情已经被丢得太多了,我赵匡胤这一次舍弃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