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暴十寒
【其音】yi pū shí hán
让我们穿梭时空,来到远古的典籍中,感受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故事——“一暴十寒”。这个成语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
【故事背景】
在战国时期,齐宣王是一个被朝中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君主。当儒家学派的大师孟子游历到齐国时,尽管他的智慧和学识无与伦比,但对齐宣王也束手无策。孟子观察到,齐宣王并非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于是,他借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警示世人: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一天、冻十天,也无法生长。这比喻背后的道理是: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终将一事无成。
【成语解读】
这个成语已经流传千年,至今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它的意思简洁明了,就是告诫人们要有恒心,不能一曝十寒。虽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八个字,但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无尽的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或事,起初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消退,最终导致失败。这就是典型的“一暴十寒”。
【成语的魅力】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的普适性和生动性。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心态和行为。当我们感到疲惫或失去动力时,这个成语就像一盏明灯,提醒我们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成语故事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暴十寒”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常用语。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没有恒心。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实例】在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这个成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学习上,有些学生一开始努力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减退,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一暴十寒”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学习态度。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提醒他们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一暴十寒”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道理,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