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ò miàn zì gān
【出处】《新唐书·娄师德传》
【故事背景】娄师德是唐朝的一名重要官员,以勇敢和智慧著称。他的弟弟即将出任代州刺史,临行前,他向娄师德请教如何为人处世。娄师德向他传授了一种态度:面对他人的侮辱或挑衅,不应当立即反击或擦拭,而是应该保持冷静,任由唾沫自干。这种态度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成语典故】娄师德的弟弟在临行前向他请教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娄师德告诉他:“如果有人朝你脸上吐唾沫,不要立即擦掉,而是让它自然干燥。”起初,弟弟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但娄师德解释说:“如果我们擦掉唾沫,就等于回应了对方的挑衅,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应当保持冷静,接受并化解这种侮辱。”这是一种极其考验忍耐力的行为,体现了对他人行为的宽容和接纳。
【成语释义】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这是一种形容受了污辱后极度容忍,不加反抗的行为。它体现了一种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用法】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在面对他人挑衅或侮辱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忍耐的人。可以用作谓语、定语。
【成语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
【近义词】逆来顺受,表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反义词】针锋相对,表示直接对抗或激烈对抗的行为。
【年代】这个成语来自古代,展现了古人对于忍耐和宽容的智慧和哲理。
【英文翻译】to endure humiliation without retaliation and let it pass.
【成语故事示例】在唐朝时期,娄师德以他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皇帝的器重,并提拔为宰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宽宏大量的智者。他曾经告诉他的弟弟,在面对别人的挑衅时,应该学会唾面自干,展示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忍耐力。这一故事被记录在《镜花缘》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唾面自干的精神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面对他人的误解、攻击或挑衅时,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应对,不轻易发火或反击,往往能够化解矛盾,赢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和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