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音】hú jiǎ hǔ wēi
【成语典故】源自《战国策·楚策一》。故事中,老虎寻求百兽之王以食其肉,遇到狐狸便将其捕获。老虎信任狐狸的言辞,遂与之同行。野兽见状皆逃跑。老虎并不明白野兽是畏惧自己而非狐狸,误以为野兽畏惧狐狸。
【成语释义】假借威力。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借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
【成语用法】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以形容那些借机欺压别人的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表示类似行为,都是借他人的势力来威胁他人。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这些词语表示独立、不依赖他人,展现个人实力。
【成语押韵】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笑语指麾;一夫当关,万夫莫摧等。这些词语与狐假虎威意境相呼应,形容威猛无比,气势逼人。
【年代背景】该成语源于古代战国时期。
【成语谜】风顺腋臭浓,让人联想到狡猾的狐狸借助强大的老虎行走于森林,欺压其他动物。
【歇后语】狐狸跟着老虎走,形象地描绘了狐假虎威的场景。
【国际化表达】英文为"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德语为"der Fuchs macht sich die Macht des Tigers zunutze";日文为"虎の威を借る狐";法文为"se prévaloir de ses relations avec les puissants pour en imposer";俄文为"опираться на силу своих хозяев"。这些不同语言的表达都传达了同样的意思,即借助他人的势力来威胁或欺压他人。
【成语故事深化】在很久以前的森林里,有一只狡猾的狐狸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狐狸便趁机谎称自己是玉帝派来的百兽之王,让老虎跟随自己行走以证明其威严。果然,小动物们见到狐狸与老虎同行,纷纷吓得逃跑。这个故事形成的成语“狐假虎威”被用来形容那些依靠他人权势来欺压他人的人。
【成语示例】在明代的《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场景便是描述了有人被狐假虎威地借别人的权力欺压他人。造句示例如下:他担心被别人狐假虎威地利用自己的权力欺压,所以不得不谨慎行事;有些人会利用自己的地位狐假虎威地威胁他人,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该成语还出现在许多其他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成为描述某种行为的形象表达。
【名词】该成语属于名词,描述一种行为特点。涉及时间、方位、处所名词等词类符号。还涉及到形容词、动词等其他词类。这些词类共同构成了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