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千里

童话故事 2025-05-26 13:08101www.ai-classes.cn睡前故事

【发音】chì dì qiān lǐ

据传,这一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晋平公在濮水上游夜宿,被神秘的琴声所吸引。乐官师旷警告说,这是亡国之音。不久之后,晋国遭遇了大旱,连续三年,大地如同被赤火焚烧,呈现出一片荒芜的景象。“赤地千里”便是对这种天灾造成的土地荒凉景象的生动形容。

【解释】赤空。形容因天灾或战争导致土地荒凉、寸草不留的景况。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旱灾、虫灾等严重导致土地荒芜的情形。

【结构】主谓式词语。

【近义词】不毛之地、寸草不留,同样描述的是土地荒芜、没有生机的景象。

【反义词】郁郁葱葱、蓊蓊郁郁,则是形容生机勃勃、充满绿意的景象。

【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故事。晋平公在享受美妙的琴声时,未能意识到灾难的临近。师旷的警告并未引起他的重视。果然,不久之后,大风大雨相伴而来,晋国遭受了大旱,造成了赤地千里的悲惨景象。

【示例】在战争结束后,往往会出现赤地千里的景象。历史记载中,有些战乱后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灾难,土地变得荒芜,人民死亡,到处是荒芜的景象。清代的阮葵生在《茶余客话》卷三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这一描述生动展现了战争给土地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实际应用】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赤地千里的景象。例如某些盐碱地,由于天气原因,大雨或大旱交替出现,导致土地无法种植庄稼,出门所见只有白沙覆盖平原的景象。再比如火山喷发后的景象,也是一片荒芜,如同“赤地千里”。“赤地千里”这个词还被广泛用于描绘旱灾、虫灾等严重灾害造成的土地荒芜现象。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象征。

上一篇:汾阳蚂蚁团广告语、宣传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4-2025 Www.ai-classes.cn 爱句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