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
典故源自汉代的贾山所著《至言》。在古代,人们以霆代表急雷,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这两个词汇结合,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犹如天雷勾动地火,千军万马也难与之抗衡。这种力量如同自然中的雷霆一般,无人能挡,无法回避。
想象一下贾山在《至言》中描绘的场景:雷霆所击之处,万物无不摧折;万钧重物所压之地,一切无不糜灭。这是对力量极致的描绘,震撼人心。在古代,这样的力量被用来形容国家的强大和力量的无穷。汉文帝在阅读贾山的作品后,深感其理,因此听取了他的建议,广开言路。这种力量的深远影响就如同雷霆万钧,震撼世界。
这个成语在其他语境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它形容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这种力量是巨大的,不可阻挡的。在其他文章中,"雷霆万钧"也被用来形容各种强大的力量和行动,如文学批评的力量、人们的决心和毅力等。这种力量无法忽视,让人心生敬畏。当人们站在观瀑亭上,看到瀑布飞流直泻的景象时,那雷霆万钧的力量仿佛可以震撼整个世界。瀑布的声势如同千军万马奔腾一般,让人心生敬畏。这种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如同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强大无比。在革命时期,群众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封建势力,烧毁地主的契据债券,没收地主的土地,这种力量和决心是无法阻挡的。在这个时代,"雷霆万钧"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故事那么简单了它在现实世界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力量和决心的象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品质之一。